用菌瓶養蟲,有一個小缺點是蛹室的問題極多且不好掌控,
所以我會多花一些篇幅在蛹室的討論上,希望對大家都有幫助。

有些蟲會自己蓋個漂亮的蛹室,有些則蓋的亂七八糟。
蛹室越漂亮,羽化的失敗率就越低,當我們遇到以下的情形,
最好幫蟲兒另外尋求一個蛹室,以避免羽化失敗的情形。

1.蛹室積水 2.蛹室嚴重長菇
3.蛹室崩塌 4.蛹室在瓶底時。


其中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第四項,當蛹室在瓶底時,
由於瓶底的表面很光滑,會造成羽化時翻身不易或
翻身後無法攀抓穩住身體來作「甩腹」的動作,
導致羽化失敗或羽化不全。

另外一般鍬形蟲在建造蛹室時會以本能做好排水的孔隙,
在瓶底的蛹室也會造成排水不良而使得在羽化時於蛹室內積存過多的水分 。

現在一般大家的做法是挖出後做個人工蛹室,
但是如同前面所說,人工蛹室也因為排水的問題以及
蛹室傾斜度的不好掌握,或多或少有失敗的可能。

下面為各位介紹我一直以來使用的方式,相當好用且失敗率也很低。


在飼養的幼蟲中,總會有幾隻作出特別漂亮的蛹室,
在蛹羽化後,請將這個蛹室保留。

例一:
瓶底的蛹室

這是一隻將蛹室築在瓶底的笨蟲。


小心地將這顆笨蛹取出。


把它放進我們一直保存著的另一優質蛹室中。
此時請注意頭尾的方向需與原來的主人一致。


羽化成功!!

例二:
蛹室長菇


這是一隻蛹室長菇的可憐兒,因蛹室長菇而無法翻身羽化,
緊急搶救出時已奄奄一息,全身開始發黑,僅存腳端尚可微微抖動,
無情的蹣也已經爬滿全身,眼看心血就要付諸流水。

立即重複剛剛的步驟,小心地放進我們的公共蛹室裡。


放進的當天就羽化了,幸運的撿回一條小命;
有趣的是,和一般鍬的羽化時程不同,她一出來就特別黑喔~

這種利用原來鍬形蟲的蛹室的做法,
好處是會有較合適的傾斜度和較好的排水,
唯一要注意的是要對應符合尺寸的蛹室,
別把一隻大公蟲塞進母蟲的蛹室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hp3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