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瓶本來不是專門用來養蟲的,而是菇農使用來種植菇類使用,
所以會「發菇」是很正常的現象。

只要在天氣變化劇烈(冷熱、溼度)時,菌叢就容易增生而長出子實體來,
所謂子實體,是蕈類用來繁衍的機制,也就是我們看到的「菇」。

我們好不容易撐過了漫長的飼養階段,看到蟲化蛹了,
如果這時候因為天候的變化導致菌瓶的菇頻頻長出,
菇又剛好長在蛹室,就可能會遭致可怕的後果。

菇有可能會卡住幼蟲,使得幼蟲無法順利化蛹;
也有可能卡住蛹,使得蛹無法翻身而導致羽化失敗,
也常見到因為長菇的因素而導致羽化不全或
成蟲身上出現坑坑巴巴的凹痕。

所以,當我們發現蛹室長菇時,就要立即處理以避免危險。


割開菌瓶:
在蛹室上方約3公分處割開,可以避免直接割到蛹。


割開後小心地以湯匙將蛹室上方的菌塊挖除。


看到被菇困住的蛹了...


以鑷子小心地將菇一一拔除,注意盡量不要碰到蛹體。


然後罩上衛生紙,靜靜的放回暗處,過程的動作請盡量放輕。
時時觀察菇有無復發的現象,一旦復發就要立即再加以拔除。


羽化成功囉!! 她因為我們的措施而救回一命。

如果是廣口菌瓶(硬殼的),就沒別的辦法...乖乖的挖吧!

長菇的菌瓶 (紅色圈起來的部分),
已經明顯壓迫到蛹了。


挖呀挖呀~
先確認蛹室的位置,用長柄湯匙慢慢把上方的菌塊挖掉,
小心不要被銳利的瓶口割傷。


I got you baby!
在接近蛹室時動作務必放輕,因為蛹室外壁較硬,
常常會讓我們不知不覺加重挖的力道,
一個不小心就容易傷害到柔軟的蛹體。


罪魁禍首挖出~一陀菇!


沒事了!乖乖的睡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hp3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