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派的泥煤]
239422585_10158321862345922_4474354870757849834_n.jpg
 

Connemara Peated  Single Malt Original

康尼馬拉 泥煤

 

這是一隻來自愛爾蘭的威士忌,在台灣,一般人對愛爾蘭的威士忌比較陌生,其實這支比較偏向「賣場型」的威士忌並不難尋,甚至可能是最好買到的愛爾蘭威士忌,這二年為了嘗鮮,刻意買了一些不同地方出產的威士忌來喝喝看,其中愛爾蘭的買了好幾支,這一支的味道算是辨識度比較高的,換句話說跟其他愛爾蘭威士忌有點不太一樣。

 

首先它是一支泥煤威士忌,現在絕大部分的愛爾蘭威士忌酒廠已經不再使用泥媒來烘烤麥芽,我想應該是因為大多數的傳統愛爾蘭威士忌用的是三次蒸餾法,通過三次蒸餾的威士忌通常酒體會比較細緻,也容易著味,這樣的威士忌一旦被泥煤染指,一些細微的部分會被蓋掉的關係,不過這也導致愛爾蘭的威士忌柔順好喝,但是大部分喝起來很像

 

這一支製作過程算是比較不一樣的,首先它是用比較獨特的雙蒸餾器,透過一對不同形狀的蒸餾器,可以在分別蒸餾的時候取得不同的酒心,勾兌後可以兼顧到酒體的細緻輕盈及厚重的部分,可以說是在愛爾蘭威士忌中,比較蘇格蘭威士忌的一支,不過這個部分資料上提到的部分不多,製程上我不知道他們是像Mortlach那樣分開蒸餾後依比例混在一起,還是蒸過一次以後換一個蒸餾器再二次蒸餾,總之他們一般愛爾蘭的威士忌製作方式是有點不一樣的。

包裝是辨識度很高的綠色系列,連酒瓶也是漂亮的綠色,從頭到尾的綠色讓人很容易聯想到以綠色為傳統色的愛爾蘭,打開瓶塞,這是比較新式的那種塑膠蓋加壓縮軟木塞,好處是密閉性比較好,也比較不會碎裂,倒入杯中是很標準的金黃色。

首先是像青草那樣較輕鬆的氣味,很平淡不張揚,接著在明顯的煙燻中帶一點點花香,味道都不重,在嗅覺稍麻痺之後會覺得有點空虛,奇怪的是幾乎沒有什麼泥煤的感覺,尾段會開始有一點酒精的涼辣感。

入口有泥煤的感覺了,但是不像艾雷島的帶有海洋的氣息(雖然地理上他們很近),跟蘇格蘭本島的那些泥煤也不太一樣,不過它的泥煤很表層,也就是有一種「我們也有泥煤喔」的味道,是很單純的泥炭味,不過那個泥炭味會跟後續的麥芽甜甜連結起來,融合在一起的感覺平順而舒服,還算不錯。中後段有愛爾蘭威士忌常見的奶油滑順感,不過它的尾端有點甜膩,焦糖、帶著焦味的蜂蜜,一些木質的苦感也會逐漸冒出來,尾巴仍然有那個煙燻和泥煤的交錯,那個應該會很不錯,可惜後面的辣感上來、苦感未退,把這個風味搶了過去。

愛爾蘭的威士忌一向平順易飲,這一支也不例外,這種平順的酒並不好形容,即使是它有了比較不一樣的泥煤,仍然是一支記憶點並不高的威士忌,而且愛爾蘭的威士忌好難喝醉,往往不知不覺就喝了大半瓶,我其實有點懷疑他們真的有40%?

其實我停了好久沒有寫酒的個人紀錄文(不敢說酒評,我們什麼都不是),因為我發現我為了要很認真地把文章寫出來,會過分認真仔細的喝一支酒,這和我原本輕輕鬆鬆喝酒的時刻有點相違背,平常因為忙,能倒一杯的機會其實應該是很難得的放鬆時間,不應該拿來記錄什麼、研究什麼,當作做作業一樣,也打擾了我自己用很輕鬆的態度去欣賞每一支酒,所以有一陣子我寧可停筆,糊裡糊塗的把酒喝掉就好,反正寫了也沒啥人要看()

不過最近我陸陸續續收到一些陌生朋友的來訊,其中不外乎提到他們在我這些胡亂寫的文章中有了些收穫,有的人只是單純喜歡這些文章,也關心我為什麼不再繼續寫下去。

其實有點心虛啦,我並沒有那種味覺的天分,甚至常常喝光一瓶酒還是實在沒什麼感想;文筆更是七零八落、這些文章常常邊喝邊寫,寫不出來就一直喝一直喝喝到後來不知道自己在亂寫什麼;有些推測也懶得去求證,有些歷史也未必是正確的。

只能說這些朋友的欣賞讓我不甚惶恐。

但我想,那就偶爾還是繼續寫吧,不一定喝到的酒都寫,但我會每一瓶留個幾口等待哪天有機會寫它,至少在味覺的部分,是真實感受的紀錄,如果自己的紀錄可以提供別人一些幫助,那也是一件好事。
241443024_10158321861690922_4809969065263601172_n.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hp341 的頭像
    ahp341

    艾曲批的部落格

    ahp3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