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3254.JPG
扁鍬形蟲 Dorcus titanus sika (kriesche, 1920)

布:台灣本島0~1500公尺山區、綠島
型: 21~77mm 24~42mm
類:台灣特有亞種
名:台灣扁

廣布於整個季風亞洲,是鍬形蟲最大的家族,包含中國大陸、印度半島、中南半島及幾乎所有的亞洲島嶼都有分布,在各地區都是極為強勢的族群,區分為無數個混亂的亞種,其中分布在台灣的就是扁鍬形蟲台灣特有亞種Dorcus titanus sika

Sika的拉丁文原意是「梅花鹿」,意思應該跟鍬形蟲的英文Stagbeetle一樣是「長著鹿角的鍬形蟲」,由於各國到處都有扁鍬形蟲的關係,雖然沒有必要,有時候介紹扁鍬形蟲的時候還是會加上台灣二個字,強調這是來自台灣的扁鍬形蟲。

和大部分分布在其他各地的鍬形蟲比起來,台灣的扁鍬形蟲體型比較小,長相也很平凡,但是對於生活在台灣的我們來說,這是最親切的鍬形蟲。
DSC_0100.JPG

分布於台灣本島、綠島等低海拔地區,數量非常龐大,由於跟人類居住的地方最為接近,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接觸的第一隻鍬形蟲我想應該都是扁鍬形蟲,在台灣如果有人問你他撿到了一隻鍬形蟲卻不知道什麼種類,回答他「扁鍬形蟲」大概會有80%的正確率,如果你在網路上開了一個鍬形蟲的社團,卻不管制任何人觀賞及發言的話,這個鍬形蟲社團就會自然而然變成「扁鍬形蟲俱樂部」(苦笑)…市郊的公園裡就見得到,可以適應嚴重的人為干擾和棲地分割,可以說只要稍微具有一點規模的樹林,就可以提供扁鍬形蟲的族群繁衍生活。

DSC_0103.JPG

 

由於數量非常龐大,白天可以許多種類的樹幹、樹根處見到,果園裡也有很大的族群量,大多數棲息在接近地面的樹上,有據樹洞棲息的習性,通常會是一夫多妻制,平常會由母蟲咬破棲息植物的樹皮,公蟲則提供母蟲保護,大型公蟲往往佔據較大的樹洞,提供較多母蟲庇護場所,所以常可見到一隻大型公蟲圍繞著數隻母蟲、小隻公蟲在一旁樹梢流浪的場景(),大多數個體會在洞穴附近活動,有風吹草動的話就集體像是躲空襲警報一樣的跑回洞裡

另外可以在地面熟透掉落的水果上見到,只要有甜份的液狀物體牠們都有興趣,甚至有目擊報告會啃食剛冒出頭的竹筍。
IMG_1474.jpg
佔據樹洞的公蟲

IMGP4635.JPG
正在吸樹液的公蟲

夜晚趨光性強烈,各鄉間路燈下都有機會見到,夜晚感覺母蟲較為活躍,即使下雨天也可以看到牠們出沒。採集方式頗為簡單,只要把熟透的水果(鳳梨、香蕉、西瓜)棄置山邊,就會引來很大量的族群,另外巡視流著樹液的樹、觀察表面被咬得坑坑巴巴的果樹、夜間沿著路燈搜尋,都會觀察到有許多的個體活動。


公蟲之間的打鬥常常發生,由於扁鍬形蟲公蟲大顎的夾合力道相當大,動作相當靈活、身上裝甲也相當厚,可以說是低海拔的鍬形蟲打鬥之王,甚至我們有時在野外看到斷掉犄角的獨角仙,都是扁鍬形蟲的傑作。

他們打鬥時的力量和技巧也都是上乘,可以善用多種招式,不論是突進衝擊、側夾後往旁邊甩開、夾住後往上抬舉拋下樹,持久的體力戰或者一擊決勝負的閃電戰都很在行,而且和其他鍬形蟲的打鬥有一點最顯著的不同是他們不會每次都「點到為止」,是一種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態度,危及生命的結果常常發生,熱門產地的地上常可見到肢截或屍體,是個性相當兇殘的鍬形蟲。
(影片到最後避免傷亡我只好介入強行把牠們分開)

DSC_0099.JPG

成蟲體表紅褐色到黑色,大顎內部有一對大內齒,其餘小內齒散生,不固定數量,小型個體內齒消失,公蟲的外型相當多樣,大顎、體色、體型都有許多變化,大顎長度跟體長沒有絕對的正相關,常可見到同樣的整體長度但大顎長度不一樣的個體,大型個體大顎基部上方會有二個角狀突起,越大越明顯,小型個體則會消失,在野外常可見到受傷的個體,就是彼此打鬥過留下的痕跡
公蟲全身布滿微細刻點,頭部和胸部較多,越大的個體整體感覺越粗糙,小型個體身上的刻點會較少較光亮,和野生個體比起來,飼育品的個體刻點也會較淺,體型也會較圓胖一些,算是野生個體和飼育個體外型差距比較大的種類,較資深的玩家通常一眼就可以分辨

DSC_0022.JPG
野生的個體

DSC_0120.jpg
較寬、牙較短、體色較淡的飼育品個體

20120601-3烏來.JPG
小型個體公蟲

母蟲顏色黑色,前胸光亮(常見磨損痕跡),僅在二側邊緣有刻點,鞘翅上有縱排條狀的刻點,遇到驚嚇會六腳緊縮裝死,非常強壯,大顎咬合力量相當大,會咬破樹皮吸取樹液。
DSC_0013.jpg
野生母蟲由於喜歡靠近地面活動,身上常有泥土痕跡。

DSC_2308.JPG
母蟲鞘翅上的縱條帶狀刻點

雖然裝甲厚實但是飛行能力不錯,全年皆可發現,以四到十月為集中出沒的時間,即使在冬天,野外也常可見到磨損嚴重、以成蟲狀態越冬的個體。

成蟲飼育
由於牠在野外數量實在太多,飼養的玩家們興趣缺缺,導致牠在坊間流傳的飼育品反而較少,如果在昆蟲專賣店購買的個體,絕大多數都會來自野生採集。

野外公蟲對母蟲還算溫柔,常常可以見到公蟲與母蟲相依偎和樂吃樹液的畫面,但是在人工飼育環境裡,公蟲往往因為外在的干擾太多(燈光、聲音、震動、人影...等)而性格變得敏感暴躁,加上大顎的夾合力量太大,母蟲遭遇攻擊時往往不能抵禦,母蟲被公蟲攻擊而死亡的情況很常見,尤其是公母體型相差過於懸殊的時候,遺憾往往發生就在一瞬間。

DSC_3241.JPG
超大型公蟲在交配時更加危險

交配時最好能放置在陰暗少打擾的地方進行,也要保留一些空間讓母蟲遭受家暴時能夠逃走躲避,能夠佈置一個較為複雜的環境最好
(有樹枝落葉堆疊成高高低低那樣),野生公母蟲交配不太會有問題,飼育品母蟲有時候會有尚未性成熟而拒絕公蟲求歡的情形,這樣的母蟲就有機會會被殺害,放入交配環境後要稍微注意一下,確認母蟲的成熟程度再進行。 

母蟲產卵相當容易,毋須溫度控制,產卵木是必須的,稍軟一點的產卵木配合任意發酵狀態的發酵木屑皆可,木屑顆粒和濕度的寬容度很大,產卵量大約在10~40個之間,大部分會生在產卵木中,母蟲產卵方式會均勻地把卵產在整塊產卵木各區域,為幼蟲保留足夠空間,所以產卵木越大會生得越多,反之如果要控制產量,就不要放太大根的產卵木。


DSC_1277.jpg
幼蟲飼育
扁鍬形蟲野外數量很多,牠的幼蟲也很容易被採集到,只要在低海拔山區從木頭中取得的幼蟲,半數以上都會是扁鍬形蟲,大致上來說中等體型、身體相當透明,頭部是大鍬屬標準的橘色,體側氣孔的顏色也很明顯鮮豔,幼蟲啃食完木頭後後會排出泥狀像花生糖那樣的木屑回填通道,在野外沒有選擇特定樹種的習慣,只要是白色黃色的闊葉木朽木中都有可能見到。
幼蟲飼養的方式很簡單,只要提供足夠的空間,木屑的種類、狀態、溼度等它並不挑剔,一般飼養情形下也完全不需要做溫度控制。

DSC_8716.JPG
公蟲幼蟲,頭部稍大一些

DSC_8714.JPG
母蟲幼蟲,腰後的類似卵巢組織清晰可見

公蟲大約6~8個月就會羽化完畢,母蟲隨體型幼蟲期的範圍會比較寬,大約2~8個月左右,提供穩定的溫度控制的話會養得比較好。

進階的飼養可以提供公蟲較大的飼育空間,溫度控制在25度左右,以一次發酵木屑或者菌瓶飼養的效果最好,由於食量並沒有很大,菌瓶不要等到吃光再更換,以定時更換會取得比較好的成績。
 

 

DSCF2022.JPG


蛹期  
蛹期隨溫度變化約20~30天,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基本上蛹很強壯,羽化失敗的機會不高。
DSC_8828.JPG
野外似乎會以前蛹狀態過冬,冬天劈木採集的話會很常劈到前蛹狀態。

DSC_8839.JPG
母蟲的蛹,可以看到尾部預先挖好的排水孔結構。

唯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大量母蟲混養狀態下,最早羽化開始活動的母蟲有可能會攻擊還在蛹期的其他個體,不過這個是很極端的大量飼養下才會發生的狀況,一般的飼養不太需要擔心這個。

羽化後注意事項
母蟲蟄伏期間蠻短,大約2~3周後就會開始爬出活動,由於母蟲大顎破壞力量很大,容易咬破容器蓋子,要小心成蟲逃逸的問題,公蟲則隨著體型大小增減蟄伏期間,通常需要三周至一個月左右。

另外公蟲相當容易咬穿昆蟲專用果凍的外殼而被卡住,如果是粗放飼養型的懶惰玩家(ex:)要稍稍注意一下公蟲常常因為這樣動彈不得而死亡。
4613.jpg

DSC_9145.JPG
菌瓶中羽化的大型公蟲。

DSC_1272.jpg
即使是人工飼育環境下也難得一見的雌雄同體個體。
 

DSC_0111.jpg
扁鍬形蟲因為野外好取得、幼蟲好生好養,可以同時提供初初有興趣的人從採集到繁殖到飼養的生命歷程觀察,是很適合初學者入門的種類,然而也因為如此,各昆蟲店、水族用品店、甚至夜市攤販都充斥著野外捕抓來的個體,各地被濫捕的情形相當嚴重,雖然由於野外族群數量很龐大,暫時不需要擔心族群狀態,只是這些新手小朋友把扁鍬形蟲買回家後,有很高的機會會養著養著就不想養了,然後父母只好拿到野外隨手丟棄,是棄養率非常高的鍬形蟲。

這樣會造成一些各產地基因交流出現混亂的情形,由於這樣的例子實在不少,我們不知道這樣下去會造成什麼後果,只好繼續呼籲各位,不想養的鍬形蟲(或任何甲蟲),請交回給就近的昆蟲店家處理,甚或直接處死,都比你把它丟回野外要好一些。

另外扁鍬形蟲以菌瓶飼養的效果很好,公蟲很容易養成大型個體,但是卻很難突破70mm的門檻,絕大多數人工飼養的個體會落在60~65mm之間,雖然漸漸有人可以突破70mm以上,卻不容易穩定輸出,如何有效精準命中幼蟲們的需求,養得更大一些還需要更多的資訊。

IMG_7083.jpg
蟲友飼養的77mm超大個體,是目前的紀錄

最後要提醒的是它咬人真的很痛,通常會見血,給年紀太小的小朋友玩時要特別小心。

arrow
arrow

    ahp3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